黃婉柔/高雄報導
走進高雄市議員陳善慧的服務處,迎面而來的是忙碌卻不失溫度的氛圍。剛從工地動土典禮回來,他手裡還拿著滿滿資料,語氣堅定地說:「地方的需求就是我的責任,這條路,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。」
【守護】右昌排水滯洪池——居民安心的防線
「每逢大雨,右昌居民最怕的就是淹水。」陳善慧回憶,當初滯洪池的計畫並不被看好,但他從爭取預算、整合單位到陪伴居民參與,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。如今動土典禮落實,他說:「這不只是治水工程,更是守護右昌鄉親安居樂業的基礎。」
【安心】援中派出所——治安的新據點
援中地區人口密集,居民多次反映希望增設派出所。陳善慧召開多場地方說明會,持續向市府建請,終於爭取到派出所動土。他強調:「這是居民對安全生活的期盼,治安是不能打折的公共服務。」
【教育】藍田學區一條龍——扎根未來的藍圖
「教育是最長遠的投資。」在他的推動下,藍田地區逐步落實「一條龍學區」,包含國小、公托,甚至進一步建請高大特區設立國中。從公聽會到動土典禮,他幾乎場場參與,只為傾聽家長聲音。他說:「讓孩子能在地受教,是家長最大的心願。」
【發展】楠梓第二行政中心——城市進步的新引擎
隨著楠梓人口快速成長,行政資源不敷使用。陳善慧主動邀請副市長會勘,推動招商與簽約,全程盯緊進度。如今行政中心動土,他感慨:「這是楠梓跨出的關鍵一步,不只是行政效能,更是地方發展的新核心。」
【長照】中油宿舍區——轉型為守護長輩的園地
中油宿舍區歷史悠久,牽動地方情感。陳善慧在議會多次質詢,推動將宿舍轉型為長照服務園區。他說:「高齡化社會是挑戰,更是責任,土地應該延續價值,守護長輩才是最有意義的利用方式。」
【初心】從志工到議員——服務的責任與承諾
陳善慧的從政起點,來自右武昌元帥府。最初是志工,他協助解決信眾的疑難雜症,後來被推舉為主任委員。「很多問題光靠信仰解決不了,還需要制度與資源。」於是,他參選里長,替居民處理日常大小事;後來發現有些問題必須進入市議會層級,才毅然投入議員選舉。
「政治不是權力,而是責任。每一次的建設、每一項的成果,都是居民信任的回應。」
【溫情】母親節送康乃馨——多年來不變的承諾
除了推動公共建設,陳善慧也特別注重人情溫度。多年來,每逢母親節,他都會親自前往各大廣場舞社團,把一朵朵康乃馨親手送到婆婆媽媽手中,並獻上「母親節快樂」的祝福。這份溫情行動持續多年不曾間斷,讓無數社區媽媽們感受到議員的心意與敬意。
記者眼中的陳善慧
專訪過程中,不時有民眾前來詢問案子進度,他總是耐心解釋,拿出資料逐條回覆。這樣的場景,正是他政治風格的縮影——不浮誇、不喊口號,只有腳踏實地的實現承諾。
從右昌滯洪池到藍田教育藍圖,從楠梓行政中心到長照園區,再到母親節的溫馨祝福,陳善慧展現了「以民為本」的實事精神。他說:「政治之路或許艱辛,但能替鄉親解決問題,就是我最大的動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