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
台灣在 AI 硬體及應用上的全球排名 20250901

台灣在 AI 硬體上的全球排名

根據Grok 分析的數據指出,AI 硬體主要指計算基礎設施、半導體製造和 GPU 等相關領域。根據 Tortoise Media 的 Global AI Index 2024(最新詳細數據,2025 版類似趨勢),台灣在基礎設施柱(infrastructure pillar,涵蓋超級計算、半導體製造和高階 GPU 存取)排名全球第 5 位,東亞國家主導此領域。

  • 頂尖國家排名(基礎設施柱):1. 美國、2. 中國、3. 新加坡、4. 日本、5. 台灣、6. 韓國、7. 荷蘭、8. 德國、9. 英國、10. 加拿大。
  • 關鍵指標:台灣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,佔全球晶片產量超過 60%,先進製程超過 90%。TSMC 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,2025 年營收預計達 693 億美元,受 AI 需求驅動。
  • 全球背景: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成長 13%,AI 晶片需求推動,台灣在先進節點(如 3nm/2nm)領先,但地緣風險(如中國緊張)影響供應鏈重塑。 根據 Fierce Network 的 2025 AI 基礎設施指數,台灣入選全球前 25 名(精確排名未詳),頂尖為中國、新加坡、瑞典、芬蘭。

儘管硬件強勁,台灣被視為相對其經濟規模的 AI 基礎設施「表現不足者」,需強化轉化為全面 AI 優勢。

台灣在 AI 應用上的全球排名

AI 應用涵蓋產業採用、投資、組織使用和臨床試驗等。台灣在應用領域排名較硬件低,根據 Stanford AI Index 2025,在 AI 相關臨床試驗排名全球第 11 位(2024 年 16 項試驗)。

  • 頂尖國家排名(臨床試驗應用):1. 中國 (105 項)、2. 美國 (97 項)、3. 義大利 (42 項)、... 11. 台灣 (16 項)。
  • 關鍵指標:台灣工業機器人安裝量 2024 年下降 43%,但在大中華地區 AI 組織採用率達 80%(生成式 AI 73%)。投資數據較少,受益於區域趨勢。 根據 2025 AI Engagement Index(衡量採用與參與),台灣排名全球第 8 位,得分 16.41。
  • 全球背景:2024 年全球組織 AI 採用率升至 72%,美國投資 1,091 億美元、中國 93 億美元。台灣在公共服務和自動駕駛應用成長中,但商業化落後。

總體而言,台灣在 AI 硬體供應鏈領先全球,但應用需加強投資與人才,以提升排名。

台灣智慧解決方案協會入會辦法與表格

Phot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