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
在地生活

光照大千 - 陳俊光百件書法篆刻精作 將於北京展出


梁皇寶懺十供養套印作品 


陳俊光廿四節氣套印作品,精彩絕倫
(視傳媒記者黃華安/台北報導)

台灣著名書法篆刻名家陳俊光,受邀四月十二日至二十日將於北京知名藝廊(798藝術區中二街)之「罐子書屋」隆重舉辦「光照大千」書法篆刻個展,展出橫跨多年創作心血的百餘件佛像肖形印、文人閒章與書法結合的創作,並將於十二日下午二時舉行盛大開幕。
陳俊光作品風格典雅古拙,融合古意與現代氣息,筆墨與刀痕交織出深厚文化底蘊,展現東方傳統藝術的魅力。此次展覽不僅彰顯藝術家的創作實力與精神內涵,更被譽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展演,堪稱「台灣之光」的精彩呈現。


作者書法篆刻名家陳俊光

陳俊光,字號芮父、晚學生,書齋「尊謙山房」,1963年生於台灣屏東。年少時,夢想遨遊天際,以飛行員為職,並於其間接觸篆刻與書法。隨著年齡增長,發覺藝術的天地才是自己真正嚮往的逐夢之境,可觀、可居、可遊。
退職後至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師從林谷芳教授,學習道藝一體的生命體現。取得碩士學位後,在潘襎老師的指引下負笈東瀛,至東京大東文化大學攻讀書道學專攻課程,隨河內利治、高木聖雨、星弘道及河野隆等多位在日本書道界享譽盛名的教授,學習書法理論、書寫技法及篆刻等藝術,並取得書道修士學位。


陳俊光治印專注嚴謹


陳俊光挑戰佛像創作 

陳俊光篆刻啟蒙於高中美術老師蘇樂林女士,書法從顔體大家陳福蔭老師學習,陳福蔭老師曾言:「所謂篆刻,『篆』是藝,『刻』是技。」陳俊光不僅對歷代篆書用功甚深,對《文字學》亦有鑽研,熟稔金文、小篆、中山篆、印篆及明清各家篆書等字體特徵,能依據印面需求靈活變通,並善於將戰國古璽、漢代印風的古典筆意融入印文,同時打破小篆的規整,賦予文字典雅古拙感。用字講究整體處理,通過增損、挪讓等手法,使文字適應印章的空間限制,如作品「滌煩子」中「滌」字的結構簡化,既保持識讀性,又強化形式美感。


作品「滌煩子」結構簡化,保持識讀性,強化形式美感。


作品漢印風格鳥蟲篆

陳俊光擅長將筆畫繁複的字形壓縮,與簡約字形形成對比(如「朱文」與「白文」的交互運用),在方寸間創造「密不透風、疏可走馬」的空間落差感,營造視覺張力,邊款設計亦具巧思,運用不同書體表現,篆、隸、楷、行四體兼備,尤其完全運用四面側款,使印面與邊款形成整體敘事。


茶錄篆刻套印作品


佛陀成道造像作品

近年來,陳俊光挑戰佛像肖形印創作,汲取古代石窟造像做為創作靈感來源,通過解構再重組,著重構圖與線條處理,以最簡潔的方式,做最完整的表達,力求表現佛像的慈悲與豐富的文化內涵,這種創作路徑,既延續了明清流派印「印從書出」、「印外求印」的理念,亦回應了現代藝術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。


娑婆三聖造像作品


東方三聖造像作品

陳俊光為佛光山寺星雲大師治印,2007年「覺有情─星雲大師墨跡世界巡迴展」開始為星雲大師製印:「星雲」、「佛陀造像」、「佛光永普照」、「法水永流長」等印。2008年為「百萬心經入法身」製「佛陀肖形印」及「佛陀紀念館」用印。2009年為星雲大師製一寸以上大印,用於「一筆字書法展」並在世界各地巡迴展。2014年為「佛光山寺典藏」及「佛陀紀念館典藏」刻製收藏印。2015年為星雲大師特製兩寸(7.5cm)以上超大印,及佛陀造像。


文殊菩薩造像作品


普賢菩薩造像作品

文化大家林谷芳曾經讚譽陳俊光:「俊光的藝術生涯遂如一條靜靜流淌的溪河,不以耀眼之姿而現,但有機會看到他的作品,也就會被它吸引。他的書法如此,聚焦於方寸之間的金石尤然。」
此次展覽,除百件佛像肖形印與文人閑章作品,亦展出書藝金剛經集字聯、醉翁亭記篆書六條屏、大件作品及小品多件,皆是陳俊光近年得意之作,精彩可期。


陳俊光楷書作品,秀麗典雅

 
陳俊光行書作品,圓轉流暢


陳俊光鐵線篆作品,細勻剛健

「光照大千」陳俊光書法篆刻展
展期:2025.4.12-4.20每日 10:00-18:00
開幕:4/12(週六)14:00
地點:「罐子書屋」展覽空間 北京798藝術區中二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