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化區風情小鎮再添城鄉風貌新亮點
2025-08-12
【視傳媒記者黃雋淮/臺南報導】
「新化風情小鎮」系列建設第3期「新化水圳縫補計畫」已於114年6月順利完工。延續前兩期的綠帶整合及行政中心周邊改造成果,本期以「縫補」為主軸,針對前兩期工程未處理之既有區段進行優化,同時新闢新化高中段水圳北岸綠廊,進一步串聯生活動線,讓整體綠圳系統更加完整,提供居民更安全、便利、舒適的通行與休憩空間。
▲保留既有水利設施及喬木,舊有材料重新再利用,採清整、修補及減量設計手法,打造水圳節點廣場。(都發局 提供)
都發局表示,過去兩期工程已成功打通從新化高中、新化國小、新化國中到體育公園的水綠廊道,不僅串聯起學校、社區與公共設施,更創造出一條貫穿生活場域的綠色軸線,深受居民喜愛。本期工程進一步優化,新闢新化高中段北側民生路314巷底無障礙斜坡道,將可提升太平里民利用水綠廊道;劃設放置水圳各路口的道路標線與標誌,提升行人辨識度與交通安全;延續前期設計風格,導入無障礙通行動線、多層次綠帶與設置休憩座椅,讓使用者能自在停留與安全通行;串聯周邊廣場與既有綠帶系統,提升整體的可達性與連續性。
▲ 保留沿線既有混凝土擋牆,移除生長不佳喬木,搭配複層植栽及街道家具,型塑舒適休憩環境。(都發局 提供)
都發局長林榮川表示,整體設計以人本為核心,不只是鋪一條路,更是打造一條貼近在地生活、促進交流與認同的公共空間軸線,希望透過這樣的細緻整合,不僅改善通行環境,也讓居民在日常中感受到城市設計的用心。
▲以人本角度出發,新化國小後方新設無障礙斜坡道,銜接前期已完工步道,提供不同使用者需求,營造更加友善及便利的活動場域。(都發局提供)
未來,都發局將持續推動綠帶網絡與公共空間整合,善用地方水圳資源與綠意潛力,朝向「宜居宜遊」的新化風情小鎮願景穩健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