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的串聯,力量的延續——台灣賦羽公益聯盟理事長楊瑞成

【覞傳媒記者 皓哲/台中報導】

在這個講究速度與效率的時代,仍有人選擇放慢腳步,走進最需要的地方,用傾聽與陪伴帶來希望。台灣賦羽公益聯盟理事長楊瑞成,近年來用行動詮釋「公益不是施捨,而是賦能」,帶領團隊讓企業與公益單位不再只是平行線,而是能互相支持的夥伴,為社會串起一張溫暖的網。

▲圖左監事 賀寶萱 圖中理事長 楊瑞成 圖右 理事 蘇宥慈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 /提供

賦羽的初衷:不只是公益,而是賦能

「我們希望的公益,不是單向給予,而是讓被幫助的人,能有一天也成為幫助別人的力量。」楊瑞成理事長眼神堅定地說。

台灣賦羽公益聯盟是一個公益團體,不同於傳統協會以單一領域為主,賦羽選擇成為一座橋樑,把不同公益單位與企業串聯在一起。其核心價值,就是「賦能」——幫助公益單位獲得專業、資源與舞台,從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。

從商務聯誼到公益媒合:跨界的溫度

賦羽聯盟最特別的地方,是把商務聯誼轉化為公益媒合網絡
過去,商務聚會往往止於名片交換,如今,這些交流被賦羽轉化為「公益合作的契機」。

對企業而言,公益不再只是一次性的捐款,而是落實CSR、展現品牌社會責任的長期投入;對公益單位而言,不再孤軍奮戰,而是有專業、有資源的夥伴一路同行。

▲圖 會員大會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 /提供

願景:公益不孤單,要彼此支撐

楊瑞成深知,單一資源的挹注,永遠無法解決結構性的困境。
因此,他希望藉由賦羽的角色,把更多公益單位串聯起來:
「今天協助腦麻協會,明天支持偏鄉教育,後天連結長照與高齡議題。當公益團體彼此互助,再加上企業的加入,就能形成一個真正強大的支持網絡。」

▲圖 世界地球日 公益園遊會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 /提供

讓愛成為持續的循環

展望未來,賦羽將持續推動「公益媒合 × CSR責任 × 賦能」的架構。這不僅是行動方案,更是一種信念——讓公益不只是短暫的善意,而是持續的循環。

「我們相信,每一段人脈,都能變成支持的力量;每一份專業,都能帶來實際的改變。當公益單位和企業彼此支持,愛就不會停留在當下,而能成為未來的力量。」

在社會的角落裡,那些孩子的畫作、父母的笑容、志工的陪伴,正因為這樣的串聯,而慢慢被放大,傳遞出去。

您可能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