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新聞
假調查局真詐騙 里港婦3天遭騙1200萬元 警方籲「冷靜查證」保荷包
記者林豊雅/屏東報導
假冒公務員詐千萬! 里港警長揭手法示警。圖_里港警分局提供
屏東縣里港警分局轄區9月份發生一起高達新臺幣1200萬元的重大詐騙案件,為典型「假冒公務員」手法。詐騙集團假冒調查局人員,以「帳戶涉案、需配合調查」為由,誘使被害人依指示匯款。短短3天內,被害人共匯出6筆款項,每次200萬元,總計損失1200萬元。
假冒公務員詐財手法再現 里港婦誤信調查局損失1200萬元。圖_里港警分局提供
里港警分局長邱逸樵指出,詐騙集團先透過電話冒充調查局委員,聲稱被害人涉嫌利用網路申辦多支手機門號進行投資詐騙,要求配合「金流交叉比對」以釐清清白,並指示加入指定LINE帳號聯繫。隨後歹徒以「不用奔波各地製作筆錄,可快速結案」為由,要求將帳戶設為約定轉帳並匯款至所謂的「調查局金融專用帳戶」。被害人信以為真,陸續透過網路及臨櫃匯款6次,最終才驚覺遭騙。
邱分局長說明,詐團此類手法常見特徵包括:
(一)偽造公務機關或165來電顯示;
(二)以急迫、恐嚇手法催促立即匯款或操作ATM;
(三)自導自演多重劇情,讓受害人誤以為「跨案調查」;
(四)多名詐團成員分飾不同角色,看似「官方團隊」;
(五)要求移交或操作金融帳戶、存摺等。
根據統計,里港分局9月份共受理42件詐欺案件,主要類型為假網拍13件、假投資5件、解除分期付款4件、假借銀行借貸3件及假求職3件。其中40至50歲民眾受害最多,其次為20至30歲族群。
邱逸樵分局長再次提醒,公務機關查案重視程序與面對面調查,絕不會要求民眾以匯款、轉帳方式配合查證。凡是聽到「帳戶涉案」「需匯款協助調查」等話術,幾乎可以確定是詐騙。呼籲民眾牢記「冷靜、查證、不透露、不安裝、立即通報」,若接獲可疑來電,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向就近派出所求證,共同防範詐騙,守護財產安全。